《宁夏党校通讯》  
上一期    下一期

落实 “用学术讲政治” 要求以精品课示范引领教学培训

——校 (院) 2019年精品课大赛综述
   期次:第5期      查看:49   




  6月13日,历时三个半月的校(院)2019年精品课大赛圆满落幕。此次比赛把“用学术讲政治”要求贯穿始终,通过科学细致的统筹谋划,严密高效的组织实施,精益求精的课程打磨,提升了教师能力水平,提高了精品课程质量,在校(院)上下营造出“树匠心育匠人出精品”的浓厚氛围,为推进“用学术讲政治”教学改革开辟新路。
  统筹谋划科学细致。校委高度重视精品课大赛,春季学期开学前就研究印发《2019年精品课大赛实施方案》,给予教师充足的准备时间。校(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坚持靠前指挥,先后4次召开教学工作委员会会议,专题研究精品课大赛事宜。教务处紧跟大赛进度,坚持每个阶段及时筹划协调,对下一轮比赛作出部署安排,提出具体要求。各教研部组织骨干力量形成团队,提前谋划,提前准备,发挥团队智慧,形成合力,打磨精品。
  组织实施严密高效。此次精品课大赛从3月初正式启动,历时三个半月,分为预选、初赛、复赛和决赛4个阶段,最终评出2门精品课和3门优质课。仅预选准备阶段,就分为宣传动员、考察调研、学习观摩、确定选题、集体备课和资料准备六个环节,整个比赛紧凑有序。常务副校(院)长蒋文龄、副校(院)长李培文全程担任评委,对精品课大赛质量从严审核把关。教务处精心组织,各教研部积极配合,全体教师广泛参与,认真观摩评审,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为大赛成功举办提供重要保障。
  课程打磨精益求精。为确保精品课大赛质量,共有18 人次参与专家组评审,全程参与评课和观摩的校(院)教师有100多人次。从预先审核到初赛、复赛,再到决赛,每进行一轮比赛,专家评审和大众评审都对参赛课程提出具体修改意见,由参赛教师进行修改打磨。整个过程十分严格,也更加艰苦。但正是在不断的修改打磨下,课程质量得到很大提升,教师队伍能力素质快速成长。法学教研部主任周晓军教授在赛后感慨道,作为一名参赛教师,我深刻的感受到,整个比赛过程很辛苦,有时为了使讲稿突出问题导向、找准学术接口、构建学理框架,绞尽脑汁,身心疲惫。但这样的比赛,有利于把“用学术讲政治”理念付诸教学实践,有利于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水平。从长远和大局来看,更是锻炼整个教师队伍,提升(校)院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过程。
  “用学术讲政治”要求贯穿始终。此次比赛一大特点是将精品课大赛和“用学术讲政治”样板课打造同步进行。为充分体现“用学术讲政治”的要求,校(院)及时印发 《关于推进用学术讲政治的意见(试行)》《用学术讲政治样板课打造计划》,对校(院)怎样用学术讲政治、怎样用学术讲好政治提出具体要求。组织召开用学术讲政治推进会暨研讨会,帮助教师深刻理解“用学术讲政治”的丰富内涵和根本要求。3月初,组织全体教师观摩4堂校(院)精品课,邀请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精品课奖获得者贾英健教授和王蔚教授讲授示范课。4月初、5月中旬,常务副校(院)长蒋文龄带领部分教研部主任分别赴上海、浙江、江苏、山东、湖南、福建六省市党校(行政学院),学习考察“用学术讲政治”进展情况,借鉴先进经验。同时,通过校报、校网、“两微一端”、宣传标语等方式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用学术讲政治”氛围。哲学教研部主任马红梅副教授谈到,为讲授的课程能够达到“用学术讲政治”要求,我在赛前就大量阅读了专业书籍和相关文件,做好学术准备和政治思考,在确保学术框架支撑的情况下学懂、悟透政治,确保精准无误。比赛过程中,我先后对课程进行6次修改,题目、结构和内容都有所调整和完善,为今后“用学术讲政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根据初赛、复赛各位专家的建议和导师的意见,对课程作了认真的修改,虽然问题依然很多,但经过反复打磨,已经慢慢靠近“用学术讲政治”的要求。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推进“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只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狠抓精品课建设和样板课打造,“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改革就一定能够欣欣向荣,不断使教学培训工作锦上添花。
  (马 强)

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94708次访问,全刊已有1413864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