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党校通讯》  
上一期    下一期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宝贵经验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宝贵经验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1978—2018,四十载弹指一挥间,行进中的中国迎来了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改革开放40年党、国家、人民积累了数不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就要深刻把握“九个必须坚持”的宝贵经验。第一,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以不可阻挡之势,冲破各种艰难险阻后才取得的伟大成就。因此,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的第一点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新时代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在国内,由于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动力转换,我们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性矛盾凸显;在国外,由于我国GDP总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二,我们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传统强国的围堵、牵制和封锁,国际环境不容乐观。党情、国情、世情都要求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改善党的领导,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更好回应时代的呼唤、人民的需求。在管党治党上,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惩治腐败,不断提高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第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0年来,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改革,才能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背后查找体制机制弊端,找准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才能形成广泛共识,赢得人民支持,踊跃投身改革。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因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人民至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的政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中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只有这样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自信。第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成功后推向城市,城市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在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就的同时,不断深入推进全面改革。我国的改革,今天看是成功的,但我们不能先入为主,好像中国共产党在进行改革之前就有一套完整的改革理论来指导,那是不对的,是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是不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我国的改革理论都是从改革实践中来,又回到改革实践中接受检验并指导改革实践,这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功经验和鲜明特点。40年改革开放我们党既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来自于实践,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够很好的指导实践。在这些理论指导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够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第四,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顾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在于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一本质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也就是说,在改革中保证社会主义方向至关重要。因此,邓小平反复强调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指出: “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 ,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 。习总书记也强调“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全面、深刻的革命,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在改革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性问题上,我们的头脑一定要十分清楚,要始终如一的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五,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造成沉重打击,使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低潮,当今世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仍然远多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华大地上已换发出勃勃生机,取得了巨大成功,我国用实事证明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实现现代化,同时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一百年不动摇,未来既要毫不动摇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尤其是民营企业活力。全面加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社会治理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断增强思想文化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让中国人民的家园更加美丽宜人,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的制度优势。第六,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为什么说改革是成功的?为什么说改革的道路是正确的?其原因就在于改革促进了发展。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发展的成就才是改革成功的标志。只有坚持促发展,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2018年4月份的“中兴事件”再次给我国敲响了警钟, “缺芯之痛”令每一个中华儿女扼腕叹息。为了让我国尽快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尴尬,我们要切实改变过去大量依靠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技术发展路径,大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优化创新环境和创新生态,逐步建立完善创新容错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原始创新,突破核心技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争取早日完成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目标任务,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让西方国家刮目相看。第七,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下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庄严承诺: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还要越开越大, 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深刻阐释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推动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出了中国方案。该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时中国的快速发展也给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我国不但在国际组织中承担了更多的经费和义务,同时也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治理体系的变革,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走向现代化的新模式、新经验,为解决世界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一贯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主张每个国家都有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中国的发展,对中国有利,对世界也有利。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将进一步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第八,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内个别腐败分子的不法行为,给党的形象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新时代我们党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向自己开刀,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态展现新气象,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大为改观,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幅提高。从出台八项规定,到严厉整治“四风” ,再到实现中央和省级党委巡视全覆盖。我们党坚持腐败无禁区,坚定不移“打虎” 、 “拍蝇” 、 “猎狐” ,坚决清除一切腐败分子,营造了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铺平道路。但也应看到,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而道远。新时代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第九,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保证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在根本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的本质原因。我国4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正确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效的体制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从长远看也是确保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同时,发展和稳定也提供了深化改革的良好环境和基本条件。要正确处理好三者的关系,适时有序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40年来,国际风云变幻,国内麻烦不断,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战洪水、防非典、化危机,渡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始终保持社会稳定、改革推进、经济发展,用实事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正确性、权威性。“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 ”回溯既往,我们用实绩解除了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书写了彪炳史册的辉煌功绩,积累了数不胜数的宝贵经验。面对党的十九大描绘的新时代宏伟蓝图,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切实做到“九个必须坚持” ,我们才能为实现伟大梦想凝聚起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讲师)

继续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遵循

摘要:继续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遵循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也重新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程。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40年成就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人心,全面依法治国深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更加有力,全面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社会法治观念已经形成。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加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法治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必须坚持党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领导。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40年的法治实践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才开启新历程取得新辉煌。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我们必须牢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们的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的最大区别。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就是一句空话。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就是要保证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和方式转变为国家意志,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习近平同志强调: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理念。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法治建设环节均取得丰硕成果,这些都是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和保障人民权益,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结果。法治的本质是人民性,法治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针,还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方针,都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法治建设依靠人民,其根本目的都是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人民当家做主体现在社会主义法治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我国不断完善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立法全过程,建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立法机制,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努力使法律真正体现和表达人民的意志,真正成为保护人民权益的良法;践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保障在决策过程中实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 ,切实维护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大力推进行政审批、财政预决算、保障性住房、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价格和收费、公共企事业单位等方面的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的监督权和知情权;坚持司法为民,坚定不移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有助于公正司法的体制机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地用其来指导、推进法治建设,要澄清各种模糊认识,消除错误观念和旧有习惯的影响,增强对法治的敬畏和尊重,牢固站稳人民立场,自觉地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观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习近平同志指出: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从法制走向法治,又从法治走向全面依法治国,法治建设不断成熟和完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我国法治建设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观和方法论,以发展的眼光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抓好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协同配合、同向推进,提升法治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始终坚持改革与法治双轮驱动。习近平同志指出, “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坚持“破”与“立”统一,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推进和保障改革开放,用改革开放成果完善法治,改革和法治相伴而生、相互促进;始终坚持统筹推进。统筹推进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建设,从法治实践提炼法治理论,以正确的法治理论指导法治实践,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构建为法治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和法治体系三者有机统一,共同服务于始终保持良法善治局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不断提高法治中国建设水平。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密联系起来,为法治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大创新,阐明了一种现代法治和新型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政新思路,其强调“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方向。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必须与本国国情和社会制度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全面依法治国取得显著进步和辉煌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40年的实践探索和不懈努力奋斗出来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人民意愿,能够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展现出独有的特征和优势。对于这条道路,习近平同志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管总的东西。具体讲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举出十几条、几十条,但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 ”这条道路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迈向法治中国,必须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在党的领导下,扎根中国国情,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实践,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作者系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教授)

改革开放四十年党的建设经验及启示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党的建设经验及启示 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们党在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探讨总结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着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动摇,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动摇,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背离或放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就会犯颠覆性错误。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尤其是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时,总是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关键。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提出: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改革开放40年,我们党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建立健全了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改革和完善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确保了党始终成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实践证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为重要的政治原则,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 。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群众工作经验和优良传统,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既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也获得了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实践证明:人民是决定党和国 家 前 途 命 运 的 根 本 力量,加强党的建设必须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凝聚党心民心、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巨大力量。五、坚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坚实的法规制度保证改革开放 40 年来,党的制度建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我们党积极进行党的制度建设, 从而使党的制度日趋完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党的制度建设,从严管党治 党 的 制 度 网 络 越 织 越密,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提供了坚强的法规制度保证。实践证明:制度建设事关党长 期 执 政 和 国 家 长 治 久安,必须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和党的建设实际出发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不断把全 面 从 严 治 党 不 断 引 向深入。六、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历史任务,发扬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品质,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不断研究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以创新的思路谋划和推动党的各方面建设,开创了党的建设新局面。实践证明:党的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党的建设创新也没有止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根据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作者系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副调研员 )

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5598次访问,全刊已有1414877次访问